专业配资杠杆
股票在哪里加杠杆 明孝宗张皇后:受尽半生荣宠,而结局凄凉的女人_万贵妃_张氏_朱佑樘
作者:灵犀一墨股票在哪里加杠杆
说到皇帝的后宫,人们首先想到的词语便是“三宫六院”。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皇帝”这两字与专情关联起来。如果真要说专情的,隋文帝杨坚算一个,但晚年的隋文帝也还是经不住美色的诱惑宠幸了尉迟迥的孙女尉迟嘉华。顺治帝虽说对董鄂妃专情致至,那也是后宫妃子不少。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明孝宗朱佑樘却真是将一夫一妻制的理念奉行到底。
据《明史》记载:明孝宗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并且明孝宗非常宠爱张皇后,成化二十三年当十七岁的明孝宗与16岁的张皇后相遇后,两人是一见钟情,张皇后的明艳动人和活泼爽朗的性格让明孝宗心动不已。遇到了想要守护一生的人,明孝宗和张皇后琴瑟和鸣,发誓要携手到白头。他们是这样彼此约定的,也是这样做的。公元1487年即位后立即册封张氏为皇后,帝后两人自此过上了寻常夫妻一样的生活。
每天明孝宗上朝处理完政务后,立马回家陪伴张皇后,他们一起种花,一起聊天,好不惬意。
展开剩余85%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明孝宗作为皇帝,他身负有为老朱家开枝散叶繁衍子嗣的重任。为何非要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坚守一夫一妻制呢?
说到这个问题,还得从明孝宗的个人童年经历说起。明孝宗朱佑樘出生于公元1470年,明宪宗的第三子,母亲为孝穆纪太后。纪氏是广西土司的女儿,被俘入宫,因为容貌娇好,被明宪宗偶尔宠幸一次怀上身孕。但此时的明宪宗奇葩般地宠幸着一位大自己17岁的女人万贵妃。万贵妃因宠而骄,整个后宫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曾经怀过身孕的万贵妃流产后,并十分嫉恨宫中的其他女人怀孕,凡有宫女和嫔妃怀孕,万贵妃就会给对方送上一碗堕胎药。
纪氏因为被宠幸一次被万贵妃嫉恨上,所以将她打入了冷宫。进入冷宫后不久,纪氏发现自己怀了身孕,非常害怕。冷宫中的宫女不忍对她下手,并对外谎称纪氏是长了瘤子。就这样,纪氏在冷宫中怀胎十月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很快得知,派太监张敏前去试图溺死婴儿,但张敏不忍,冒险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悄悄抚养,藏于民间的朱佑樘受尽民间的疾苦。但始终不敢露面将自己一切告诉给自己的亲爹。因为万贵妃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搜查。可怜的朱佑樘就这样偷偷摸摸苟活于世,如同乞丐一般直到六岁。
当亲爹见到自己六岁的儿子时,抱头痛哭,万贵妃知道了这一切之后,立马派人前去毒死了朱佑樘的母亲纪氏。据说经历丧母之痛的孝宗跟自己亲爹对话时,却哀慕如成人。吸取父亲的教训,明孝宗非常讨厌宫中嫔妃之间的宫闱斗争,母亲和自己的遭遇让他明白女人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登基后只专宠一人的主要原因。
据史料记载:张皇后张氏,兴济人,今天河北沧县人,父亲张峦,母亲金氏。虽说不是世家大族,但张氏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是国子监的学生,也算出身清白。张氏本人饱读诗书,知情达理,善解人意,性格活泼开朗,经历过童年压抑生活的明孝宗看见明艳的张氏对他来说很好地弥补了童年所造成的阴影。所以美貌的张氏无疑完全长在了明孝宗的审美点上,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据《明史》记载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平时相处,就像普通人一样,丝毫没有任何皇帝的架子,就连张皇后生病明孝宗都会亲自给她喂药,通宵守护榻前,知道张皇后睡着后才一声不吭的离开,生怕惊醒张皇后。日常生活中两人也是同起同卧,一起听琴观舞,在感情上,在朱佑樘还是太子的时候,张皇后就已经嫁给了他。期间,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时刻,包括来自万贵妃的威胁和宫廷内的种种险恶。这些经历使得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多才多艺的张皇后就如同明孝宗的白月光和解语花一样,陪伴着内心经守过创伤的皇帝老公。明孝宗对张皇后的宠爱更是达到了偏执的地步。
张皇后心思单纯,拿现在话来说那就是傻白甜一个,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她不会变通,明孝宗就用自己所有的偏爱来维护她。
张氏登上后位后,既没有公婆可侍奉,也没有妃嫔的勾心斗角,偌大的明孝宗的后宫,只张皇后一人,所以无论是做太子妃的张氏,还是作为皇后的张氏,她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跟自己的老公撒撒娇,时不时浪漫下,过下幸福的二人世界。
在明孝宗的无条件的偏宠下,张皇后如同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完全沉浸在丈夫的爱意中,几年时间张氏为明孝宗先后诞下两子一女。
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年仅36岁的明孝宗猝然离世,失去丈夫依靠的张皇后,瞬间失去了主心骨,在茫然无措中,没了遮风挡雨的天,所以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只是这时的她才明白,自己的一味放纵,让儿子早已养成了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德性。
她的儿子就像草包一样,除了吃喝玩乐,遛老虎,寻花问柳外,那是什么都不行,登基后的明武宗整日人不见影,开了明朝皇帝不上朝的先例。
但史书也有评价说他处事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高效,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甚至说他的豹房是为了训练杀手。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
至于哪一种说法属实,目前无从考证,但是公元1521年三月,明武宗驾崩于豹房,年仅31岁,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豹房是否如外界所传言的那样,用于钟情声色犬马。
自古慈母多败儿,张皇后的疏于管教,让儿子朱厚照胡作非为,毫无约束。这才导致了儿子年仅31岁而暴毙而亡。儿子的死彻底将张皇后带入了无尽的深渊,她无助地面对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希望能够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于是一个机会的到来让她反复发现了新的希望,她听从大学士杨廷和的建议,迎立了自己丈夫的侄子朱厚熜继位。而朱厚熜的生母是还在世的,新皇登基,生母不是她。怎么说张皇后这女人是缺些心眼的。朱厚熜刚登基的时候还称呼张皇后几声“圣母皇太后”,慢慢的在亲生母亲的唆使下就开始叫张皇后为伯母。
张皇后面对朱厚熜的称呼背后的心理变化全然不知,仍旧给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跟谁都说不上几句好话,养尊处优惯了的她,就像一个涉世不深的幼童,到处碰壁惹人生厌。
而此时,他的娘家人却因为她得宠时的一再骄纵,变得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一家没有政治头脑的人聚在一起,被朱厚熜很快抓到了把柄。找了个机会将张皇后的弟弟抓了起来,得知弟弟被抓消息后,张皇后前去向朱厚熜求情,明世宗毫不留情。
面对着朱厚熜的藐视,接连遭遇丧夫丧子之痛的张皇后,如同无根的浮萍,找不到任何生的希望。就在失去最后的依仗娘家人后,恰逢嘉靖四年四月,张太后的仁寿宫起火,损失惨重。朱厚熜下旨将她迁到了仁寿宫不远的仁智殿。也说是宫中太监的安排,我想堂堂一朝太皇太后,没有皇帝的旨意,太监应该不敢造次吧?毕竟仁寿宫的起火就让人感觉透着诡异。就这样张皇后住进了仁智殿,在当时仁智殿又叫“白虎殿”,白虎者,星命所谓岁中凶神,这里是明代帝后停尸的地方,规制和环境比先前要差很多。至于是不是人为无从考证,但从朱厚熜的反应来说却有些古怪。
据史料记载,张皇后就此常住在了仁智殿,当有人提及修缮仁寿宫时,朱厚熜却不着急。而自己母亲的宫殿被烧后,朱厚熜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孝心,命人加紧赶修,在嘉靖三年竣工。修葺的工匠,朱厚熜恩赐150人官职。而张皇后的仁寿宫却因最终大臣上疏说天下灾荒,财力匮乏,修造仁寿宫应该比过去的规格降低一些,朱厚熜看了大加赞赏,命工部议行。
一个停放尸体的地方,不用思考就知道,根本不适合人居住。住在仁智殿的张皇后很快染上了疾病,病中的张皇后连个送饭的人都没有,在饥寒交迫下,62岁的张皇后带着悲伤和绝望离开了人世。
回顾张皇后的一生前半生受尽丈夫的宠爱,而下半生却因为丈夫的离世,儿子的早逝接连遭受打击,因为缺乏政治智慧,骄纵娘家人为非作歹,从而加剧了最终悲惨结局的到来。
一个女人,没有自己的生存技能和智慧,完全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丈夫和儿子身上多么的可悲可叹。女人要想活得好,还得自己有点实力才行。
作者简介:灵犀一墨,原名:李海燕,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爱好写作股票在哪里加杠杆,擅长随笔,散文、诗词赋、作词、剧本、微小说等。有不少作品见于刊物和多家知名平台并多次获奖。多家网络小说平台签约作家,发表中长篇小说近100万字。现为一知名中外合资文化公司的企划总监。
发布于:四川省